趁著週末,台北市梁醫師夫婦開車帶著國一和小五的一對女兒,

沿著苗栗中海拔獅潭山區走去;途間藍腹鷴咕咕的叫聲劃越濃密的森林,

引擎熱烘烘的車子停在方圓兩公里只有幾戶人家的莊園前。

梁醫師一家人不是來度假的,而是準備把女兒「寄放」在朋友陳香秀的家裡,

來個「易子而教」的計劃。

都市家庭能給的生命體驗較單一,而且容易有過度溺愛孩子的情形。

於是,在這短短的週末,他們的女兒們得跟著主人的孩子們,

撿木柴、折樹枝來煮熱水,同時到菜園拔草、施肥、打掃羊舍、洗自己的碗。

擔任教師十多年的苗栗仁愛國小主任陳香秀,

深刻感受這代小孩在中產父母的教養下,

因父母為孩子做太多而失去基本的生活能力。

在她的屋子裡,不管哪家的孩子,都得共同分擔家中勞務。

原本不習慣動手的都會孩子,換了環境,行為和態度也轉換了。

每個家庭像座孤島

已經有不少都會中產階級父母意識到自身的教養困境。

在家庭單位原子化,每個家庭像座孤島、雙薪家庭更顯得勢單力薄的父母們,

已開始發現自己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最新的數字顯示,台灣養育子女的環境正大幅改變。

台灣家庭結構中,單親、祖孫(隔代)教養成長的比例,

在過去七年,增加約十四萬戶,兩者戶數已超八十萬戶。

此外,核心家庭(夫婦兩人與子女)的戶數仍佔最大多數,

約有三百二十萬戶(約四三%),而三代同堂比例持續下降。

家庭型態變化太快,支持系統的減少,

都讓父母、單親爸媽、阿公阿嬤的教養變得艱難。

台灣的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多少?

近四成的父母每天花不到三小時與六到十二歲的子女相處。

親子間常剩下行禮如儀的問候、不清楚彼此生活的細節。

小孩生活和學習對象也只剩父母,但雙親又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許多家庭已像是個冷清的旅舍,父母是早出晚歸忙碌的「p.m.父母」,

親子成了交談甚少、眼神沒有交會的寂寞旅人。


台灣父母異常焦慮

主計處最新的社會變遷調查顯示,父母在照顧學齡前孩子的前兩項困擾,

是「無足夠的時間照顧小孩」、「經濟負擔太重」。

而學歷愈高愈覺得時間有限。

少子化加上陪伴與照顧不足,這使得台灣父母異常焦慮、

罪惡感上身,而以各種物質和妥協溺愛與寵愛孩子。

如果參觀過托兒所,有些畫面是很難忘懷的。

五歲的孩子進到托兒所裡,一屁股栽坐地板,倚著牆角雙腳打直,

眼睛偶爾瞟著老師,再瞟回自己的鞋子,似乎等著老師幫她脫鞋。

就這樣師生彼此拗了二十分鐘,僵持不下,

老師大聲喝令脫鞋,學生才施點力氣把鞋脫掉。

在幼教界多年的世平幼兒才藝學苑執行長陳姵曲感受到下一代被照料得太好,

她曾聽過孩子對新來的外傭說,

「這房子以後都是我的,妳飯要煮得好吃點,把我們照顧好。」

她也提及,有許多小孩更是開口閉口都以「你」做開頭。「你脫啊、你拿啊、你餵啊」,

都是被服侍太好的孩子。

一位台北市北區的國小美術老師就抱怨他收到的美術作品,

幾乎是家長代勞,「好像在改家長的作業」!

寵愛的結果使下一代普遍欠缺冒險精神、無法明辨是非、欠缺紀律,也延遲成長。
 

幼兒到高中,父母多半仰賴學校、課輔、寄宿、補習班、

才藝班重複的智能操練,體能與人格鍛鍊較少。

特別是進入國高中的升學階段,卡在嚴峻升學制度的斷崖,親子關係更容易緊張。

「今天段考成績如何」、「為什麼你總是考不過王媽媽的兒子」、

「我已經送你去補習怎麼還考成這樣」……親子對話如履薄冰。

根據主計處調查,父母與十二到十八歲孩子(正好是升學壓力最大的這段期間)

發生爭執的原因,第一就是「求學態度」(佔五六.七%),

其次是作息時間安排(四四.九%)。

兩年前,《天下雜誌》揭開台灣的「直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現象,

描繪有能力的中產或富有階級父母,像是掛上螺旋槳不停盤旋在孩子上方。

他們透過無所不在的能力和網絡,從小就為孩子累積比賽成果,

做為未來申請入學時的憑證。從交友、興趣,

到志願的選擇,都由父母強力介入。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范佩貞,長期觀察台灣資優的醫學院學生家庭。

以陽明醫學院學生為例,學生父親為醫生的比例高達一五%以上。

她的研究形容,醫生家庭普遍屬於高成就取向,

特別是母親若是專職家庭主婦的「醫師娘」而且與先生教育程度差別大者,

容易把孩子的成就等同自己的表現。

「一旦孩子在學業上失敗,就會壓垮母親,子女也容易挫折、沮喪,」她說。

孩子就像一把拉得很滿的弓,隨時有斷裂的危險。

除了母親找到讓自己可以「喘息的家庭」幫忙外,

不同的家庭環境可做為教養的參考點,

對父母或孩子而言都是新的學習,多元的情境與範例幫助父母內觀自省。

像當母親看到其他母親三歲就讓孩子獨立睡覺、吃飯,

就會克制幫自己小孩動手做的念頭。

這幾年,在新竹縣市,有一群高學歷的竹科、工研院工作的父母就彼此「易子而教」。

數個家庭經常共同出遊、設計學習主題,每對父母負責引導自家以外的小孩。

他們的易子而教是偶爾把孩子放到對方家裡居住,

欣賞和適應別家的生活模式。

或者,數個家庭出遊時刻意帶領別人家的孩子。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說,

「以前顧自己的孩子常說孩子懶惰,但別人看到我們的孩子都會說你的孩子多棒。」

父母學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子女,子女也更懂得珍惜父母無私的愛。

 

===============================================================

這是天下雜誌的一篇文章, 很有意義.... 

台灣少子化的程度愈來愈嚴重, 大家更寶貝自己的孩子。

想一想....

 一顆握在手心的種子不會長大,

一顆被丟到土裡,承受日曬雨淋的種子卻會發芽....


放手真的很難,但放手後,渾身髒土的種子卻開出了令人驚豔的花朵。

我們一起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